愁白了头的太子兴盛网
唐代自唐肃宗册立李豫为太子以来,继承制度就进入了一个微妙而复杂的阶段。代宗、德宗与顺宗三位皇帝,在继承帝位的过程中较少出现剧烈的波折,且都出任皇位时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。尤其在安史之乱前后,这几位皇帝的政权处理往往被认为是“昏招不断”,堪称“坑王”。
在唐朝的早期,血腥的皇位继承斗争几乎成了常态,太子的职位也常常是危险的代名词。李唐王朝的高祖李渊,太子李建成和齐王被玄武门之变所杀;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因权力斗争被废除;高宗的长子李忠由于牵连王皇后而被废。紧接着,高宗与武后的儿子们,包括李弘、李贤、李显、李旦,几乎都被母亲左右,甚至有两位死因至今成谜。李显和李旦先后成为皇储并登上了帝位,但最终也都被母亲赶下了宝座。中宗的太子李重俊也因为政变被杀。甚至玄宗在位期间,为了权力而做出决策,居然一天之内将三个儿子处死。李亨作为第二任太子,一直在李林甫与杨国忠两位宰相的逼迫下战战兢兢,甚至不得不与妻子离婚以缓解朝堂上的压力,最终年纪轻轻便愁白了头发,连玄宗见了都不禁心疼。
展开剩余85%肃宗的乱局与“平衡”操作
唐肃宗李亨登基后,处事极为谨慎,始终沉浸在自己早年太子时的心理阴影中。正因为身处太子这一极其危险的角色,肃宗上位后显得极为紧张和敏感,尤其是对潜在对手的崛起异常警觉。他的执政风格几乎成了“装孙子”和“避祸”的代名词。上位不久,肃宗便面临了自己弟弟永王的叛乱,这进一步加剧了朝堂的紧张局势。
除了李泌,肃宗几乎不信任任何文官与将领,这使得他在安史之乱爆发后,面对极其复杂的局势时兴盛网,往往采取平衡策略,试图缓解各方压力。然而,这种平衡式的操作在很多情况下非但没有挽回局面,反而导致了许多无法挽回的损失。
唐军首次收复长安的战斗就是一次经典的失败案例。这场战争不仅是唐军战术上的大败,甚至在战略决策上也犯了严重错误。肃宗派房琯在关中招募了四万良家子,带着这些新兵赴长安与叛军主力决战。从头到尾,这场战斗显得极为草率,仿佛是将国家大事视作儿戏。
回头审视肃宗当时选用的将领,似乎有点阴谋论的味道。在他刚刚登基时,玄宗并未完全放弃对朝政的控制,反而派遣房琯、韦见素和崔涣等老臣去灵武支援肃宗。房琯这个老臣,似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玄宗一派,实际上是在监督肃宗。对这一点,肃宗也许有所察觉,因此将房琯安排为收复长安的总指挥,这显然是在暗示“既然你这么能言善辩,就让你去跟叛军打打看”。
肃宗的错误操作与太监制度的兴起
然而,在收复长安的战斗中,战斗指挥失误惨重,几十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。房琯最终带着羞愧从战场撤回,随着他的失败,更多玄宗派系的老臣也逐渐失去了朝堂的支持。后来,在肃宗处理平叛时,虽然唐军取得了初步的军事优势,但由于他对安史叛军的力量低估,许多决策最终都以失败告终。
肃宗试图通过改革兴盛网,尤其是通过“改元”来标志其政权的稳定。758年,他大赦天下,减免了关中和河洛地区百姓的税负。然而,在与安史叛军的最后一战中,由于未能设立总指挥,唐军再次因为协调不力而被叛军击败,最终导致平叛行动从原本三年收尾拖延到了八年。尽管肃宗在此期间做出了改革,但由于权力分散和高层矛盾不断,唐朝的国力在多年的战争中遭到了严重透支。
代宗李豫的继位与政治困境
代宗李豫的登基是唐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他是唐朝第一个通过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,这不仅标志着他继位的顺利,也反映出肃宗多年来对他儿子的深厚感情。然而,李豫在接手皇位后面临的政治局面却比预期复杂得多,父亲肃宗长期处于权力斗争中的教训,使得李豫在执政时极为谨慎且缺乏果敢。
李豫的性格在史书中常被描述为宽仁和慈善,但在他治理政务时却并不总是高效。他在任内宠信内臣过度,而对外戚和将帅的态度则显得较为冷淡,导致了一些本应得到重视的平叛功臣心生不满。此种领导风格为日后的藩镇问题埋下了隐患。代宗刚刚继位时,便选择任命自己的长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,这一举措显然是出于对父亲长年在太子位置上受压制的情感补偿。
李豫的执政初期,虽然采取了一些稳定朝局的措施,例如加强与回纥的关系、用宦官解决继位危机,但在对藩镇的处理上却犯了重大的策略错误。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他对仆固怀恩的宽容态度,这使得他在处理藩镇和节度使时显得软弱无力,错失了削藩的最佳时机。特别是在他杀掉南阳节度使来瑱后,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了当地军队的不满,最终为仆固怀恩的反叛埋下了伏笔。
李豫的犹豫不决与矛盾心态在他的治国策略上有所体现,他频繁变换态度,使得朝廷内外的政治力量对其产生了质疑,甚至导致了后来的吐蕃入侵和朝廷内部的更多不稳定。
德宗李适与削藩的艰难
唐德宗李适,出生于唐天宝年间的盛世,少年时亲历叛乱,深感国家动荡与内乱之苦。因此,他登基后的主要目标便是恢复帝国的稳定,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。特别是在削藩和改革内部官僚系统方面,德宗显然具有更强的决心。
然而,德宗的改革却遇到了众多的困难。削藩政策的实施因为资金和军队力量的不足而屡屡受挫。虽然德宗在前期强硬地实施了对藩镇的打压政策,但面对日益强大的地方势力和藩镇军队的强硬抵抗,中央政府的权威逐渐受到侵蚀。在此过程中,德宗虽然采取了多次改革,但最终的效果却远不如预期,导致朝廷内部的矛盾加剧。
德宗一方面想要削弱藩镇的权力,另一方面却发现自己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人力来执行这些政策。尤其是当他决定通过调动原驻泾原的部队来应对藩镇的挑战时,意外的兵变发生了,导致局势更加复杂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